汽车频道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邮箱登录  通行证登录  宽频版  网站地图

宝沃品牌亚洲战略在港发布 BX7亚洲首发亮相

//www.workercn.cn 2016-01-27 00:00:00 来源:中国网汽车 

  中国网汽车讯1月26日,德国宝沃集团在香港举行亚洲及大中华区战略发布暨BX7亚洲首秀发布会。德国宝沃汽车集团CEO华立新先生在发布会上,介绍在“立足德国,布局全球”的企业战略背景下,宝沃在亚洲地区的战略与市场拓展计划。同时中国网记者也近距离接触宝沃品牌首款车型——BX7,据悉这款车型将在北京车展正式上市。同时宝沃品牌在今年日内瓦车展,仍继续推出两款全新产品。与新产品不断推出相对应,宝沃品牌在中国的经销商网络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中。宝沃这个复活的德国经典豪华品牌,已经离消费者越来越近!

宝沃复兴战略先“拿下”亚洲市场 公司未来香港上市

  在去年日内瓦车展宣布宝沃品牌复活后,这一经典德国豪华品牌,通过一系列活动获得全球媒体和消费者的关注。而今年宝沃品牌将正式开始实质性进入车市阶段,而宝沃复兴战略首先选定近几年增长迅速的亚洲市场。

德国宝沃汽车集团CEO 华立新

  华立新向中国网记者介绍针对亚洲市场的策略:“基于对亚洲市场的洞察,宝沃将重点放在对亚洲地区进行布局,以潜力巨大的新兴汽车消费市场为目标,逐渐实现对亚洲地区的全面覆盖。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香港作为德国宝沃在亚洲的金融中心,支撑亚洲发展战略。未来,德国宝沃还计划在香港上市。”

  同时针对亚洲市场不同国家实际情况和市场特征,宝沃也将针对不同地区建立差异化产品模式。例如面向新加坡、香港、韩国等发达地区率先引进新能源车型,而中国、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则以传统动力为主,未来逐渐引入新能源车型。在市场进入方式上,宝沃将因地制宜,根据细分市场特点选择整车进口或建立本土化工厂的不同方式,实现对亚洲国家的逐步渗透。

  首款车型BX7“德味儿”十足 配置豪华品牌标准

  与宝沃亚洲新战略同时发布,还有将在今年4月份北京车型正式上市的宝沃首款车型——BX7。据现场宝沃相关人员介绍,本次展出的车型,相比最后推出量产车型仍会进行一些细节调整,但是车型90%左右已经确定。

  在外形上不仅作为宝沃经典元素之一的Wingline鹰翼式线条,在新车型的设计上得到传承,而且前格栅采用运动感与豪华感兼具的宽体造型设计,营造出德系车型特有的厚重感。4713×1911×1677mm的车身尺寸和短前悬,也直接带来更为充裕的车内空间。

  内饰方面,BX7用料扎实做工精细,采用同级最大的12.3英寸中控屏和镂空亚光三角扶手,提供格菱纹立体座椅,以及可打开的全景天窗,营造车内豪华感。在车型动力、转向、制动等方面配置,均采购与其他豪华品牌合作的全球顶级供应商。其搭载的iAWD智能全时四驱系统以及B-Link行车互联,也让这款车型无论驾乘都配得上豪华品牌标准。

  据了解,宝沃BX7未来为消费者提供包括5、6、7座在内的三种灵活空间布局。值得一提的是,宝沃BX7还将推出TS运动版车型,采用专属的钛金灰色车身、重新造型的前格栅、尾部扰流板和排气管,配备的255/40 R21高规格轮胎,为消费者带来更灵活也更具个性选择。

BX7 TS运动版

  后续新车型“管够儿”经销商招募超出预期

  对于一个全新品牌来说,能否成功经营下去,除了产品质量、服务、营销等方面因素之外,后续新车型及时推出也是关键因素之一。2008年就已经开始着手启动的宝沃项目,在后续车型推出上,显然非常有底气。宝沃已经做出承诺,从今年到2022年,每年将推出两款新车型。车型类别包括SUV、轿车以及MPV等。并致力于发展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其他新能源汽车。按照目前车型研发进度和准备,完全可以兑现这样承诺。在今年3月份的日内瓦车展上,宝沃就将再发布两款SUV车型。

  宝沃品牌亚洲战略在港发布,吸引亚洲各国40余经销商代表。而目前在中国经销商招募方面,宝沃相关负责人表示“完全超出预期”。去年中国经销商日子并不好过,一些品牌面临大批经销商退网,所以作为一个全新品牌,宝沃在一开始经销商招募的时候,也确实“心里没底”。因此宝沃采用一个城市,只寻找一个经销商“伙伴”政策,共同培育这个城市的消费市场,从而最大化保障经销商的利益,再加上首款车型亮相给了经销商很大信心,所以渠道拓展进展顺利。目前已经有80余家经销商已经正式签约建店,预计2016年底将与百余家经销商正式签约。

  对于新车型销量预期,德国宝沃汽车集团CEO华立新表示,前期更看重的还是产品质量控制,以及经销商售前和售后服务培训。但是规划中期实现年销量50万辆目标不变。“宝沃始终致力于且必将成为可盈利的公司,而且,这一天的到来将比各位预想得还早。” 目前宝沃各方面推进情况,让华立新对于宝沃未来信心十足。

编辑: 邬丹
关于中工网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