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邮箱登录  通行证登录  宽频版  网站地图

董长征:日久见丰田心

//www.workercn.cn 2014-01-28 14:49:13 来源:人民网 

(本文为丰田中国执行副总经理董长征在2013上海车展上的演讲)

  感谢云动大使来到丰田展台并与我们分享对于丰田汽车产品的体会。

  同时,非常感谢即将成为下一任会长的内山田先生专程来到车展现场,为“中国丰田”的建设加油助威。

  在此,我还要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丰田一如既往的支持。特别是自“云动计划”发布以来的关注与支持。

  今天在丰田的展台上,主角是“车”,而不是“车模”。除刚才为大家展示的几款首发车型以外,新一代都市SUV全新RAV4、充满驾驶乐趣的运动车型FT-86 OPEN concept、燃料电池概念车FCV-R、在去年世界耐力锦标赛中取得3站冠军的混合动力赛车TS030 HYBRID、可以让儿童体验汽车快乐的TOYOTA Camatte以及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的自主品牌EV也都是首次在中国亮相。

  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我们提出要将丰田中国建设成为“中国丰田”。这是丰田中国首个自主战略“云动计划”的战略目标。此次上海车展,我们将重点从商品的角度向大家展示建设“中国丰田”的决心和进展。

  着眼现在,丰田着力于扩大用户基石。因此,丰田制定了小型车战略。传承让更多人享受“汽车带来的愉悦”这一理念。面向未来,丰田的混合动力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可以说已经为产业技术转型做好了准备。

  在此,我想谈一下个人对小型车的理解。

  首先我想说在丰田的血液中流淌着小型车的DNA。日本是世界上最成熟且规模最大的小型车市场,拥有专门推动小型车发展的《轻型车法》。

  早在1961年,丰田就推出了自己的小型车Publica并且风靡一时。之后Publica多次改款,始终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今天发布的全新VIOS和全新YARIS也继承了丰田小型车的理念。

  其次,小型车虽然是入门级的车型,但无论是产品品质还是服务,其竞争都将证明企业的实力。

  这两款车是专门为中国消费者设计制造的。在车辆的研发阶段,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在50多座城市进行了涵盖100万用户样本的调查。针对中国用户对小型车的需求进行了专门研发。无论是车身尺寸还是燃油经济性都处于同级车中的顶级水平。

  为了小型车战略的成功,丰田完善了供应商体系,增加现地采购比例,从而使小型车在确保品质的同时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在中国,已经有近600万用户选择了丰田。今后,具有小型车DNA的丰田将在中国市场着力发展小型车,让更多年轻人实现自己拥有汽车的梦想,让丰田的服务惠及更多消费者,从而为广大中国用户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做出一个车企的努力。

  从去年北京车展发布“TOYOTA DEAR 亲”概念车,到今天的上海车展发布实车,可以发现丰田在中国市场的产品导入节奏正在加快。

  同样,这一款概念车FT-HT“悦佳”更是中国市场的专属产品。在目前的中国,“80后”已经逐渐成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一代”。夫妇2人和父母子女一同出行的需求正逐步增加。针对这种要求,丰田专门为中国用户打造了这款可以乘坐六人的家庭用车。不久的将来这款车也将变为实车。

  这辆“云动双擎Ⅱ”是丰田技术现地化成果的一个代表。从 “云动双擎Ⅰ”到 “云动双擎Ⅱ”,的升级标志着 “2015年搭载国产混合动力总成的车型在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国产”的脚步声离现实越来越近了。

  众所周知,在前不久丰田的混合动力车型全球累计销量突破了500万辆。2012年在丰田的全球销量970万辆中,混合动力车型占到了15%。500万辆几乎相当于北京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与同级别汽油发动机车型相比,其节省的汽油约等于全北京市机动车2012年全年的汽油消耗量。

  试想一下,如果北京市的机动车全部为混合动力车型,那么现在困扰我们的雾霾天气会大幅减少,“蓝天数量”会大幅增加。

  混合动力取得的成就充分体现了丰田文化中的“创新”与“百折不挠”的精神。混合动力技术也是目前最先进、成熟且具有现实推广价值的节能环保技术。

  丰田十分关注与中国社会的“共同发展”。在积累了“十年植树、二十年育人”经验的基础上,丰田将继续持之以恒的推进社会贡献活动。让更多人实现大学梦,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环保,让更多沙漠被“绿色”覆盖。

  对于丰田品牌,相信大家对“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这句话印象深刻。在此我想补充一句,那就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丰田心”。我们将秉承这一理念,一如既往的扎扎实实的推进在中国的各项事业,加强扎根于中国的丰田品牌的建设,并使中国生产的丰田品牌汽车成为丰田全球的亮点。使中国用户享受到全世界最好的丰田服务。

编辑: 柏丹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8-201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