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邮箱登录  通行证登录  宽频版  网站地图

崔东树:双积分政策将打破外企在华“圈钱”套路 | 汽车商业评论

//www.workercn.cn 2017-08-16 09:15:30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他认为暂缓一年双积分管理办法的实施时间较为合理,或者在2018年实施,但不计入考核以及实行积分可结转。

  《汽车商业评论》 记者 李娜

  虽然“双积分”政策还未正式出台,但却已经在新能源车市引发了一系列鲶鱼效应。

  近期,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郑立新公开表示,正在对新能源“双积分”政 策做进一步研究。虽然该政策的实施早有定数,但政策是否会被严格执行,对企业发展又会存在哪些利弊,各车企均有不同程度的担忧。

  “ 双积分政策被妥协的可能性不大。但政策的制定也需要照顾一下国际关系,最多是微调起步期政策。”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接受《汽车商业评论》采访时表示。

  不可否认,一旦双积分政策正式发布,汽车市场或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

  对于处在该政策发布“空窗期”的汽车市场而言,各企业的应对措施究竟会给市场造成哪些影响,崔东树向《汽车商业评论》发表了个人的一番见解。

  降低积分比例并不是好办法

《汽车商业评论》:此前,您曾建议降低积分比例,这样的可能性有多大?

  崔东树(全国乘联会秘书长):乘联会确实曾考虑建议降低积分比例,从原本

  的8%、10%、12%降低至5%、8%、10%。但后来我们发现,降低积分比例虽然可以促使企业顺利达标,但对市场却未达到激励作用。此外,双积分政策的约束力和影响力或因此降低。所以我,认为降低积分比例并不是一个好的方式。

  此前,双积分政策已经推出两个版本的征求意见稿,您觉得意见稿实施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了吗?

  整体来看,新的意见稿较之前更加完善,两次征求意见的文件基本保持稳定,并适度考虑“简化实用”的原则,应该是可以有效推动的。

  业界呼吁希望能够放宽标准或推迟实施事件,您对此持怎样的态度?

  我认为暂缓一年双积分管理办法的实施时间较为合理。或者在2018年实施,但不计入考核以及实行积分可结转。这样可以让企业和市场实现顺利过渡。

  如果政策暂不实施,会造成怎样的结果?

  实施双积分政策应当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国家不凭借强有力的政策对行业进行束缚,随着大量外资企业涌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对自主品牌的发展造成不小的冲击。

  不仅如此,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将演变成外资企业的“圈钱”场地,只进行车辆销售却不提供技术。

  寄希望调整政策毫无意义

  《汽车商业评论》:当前,外资企业的积分压力较大,一旦达不到计分标准,或面临着暂停新产品公告或者认证申报,暂停生产或者进口产品。因此,他们希望插电混动车型获得更多积分,并建议从中国政府手中购买新能源汽车积分。对此,您如何看待外资企业的这些意见?

  崔东树:想要达到8%的积分比例,对很多车企来说,是个大难题。外资企业对政策的建议,更多的是取决于自身的利益,但政策的制定却需要进行综合考量。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政策变化如此快速,是外资企业始料未及的,并打破了外资企业原本的发展规划。积分政策的实施,也是考验企业能否应对突如其来的市场变化。如果他们无法积极应对,那么,短期内只能通过购买积分填补积分空白。

  据了解,当前仍有车企处于消极状态,期望国家政策作出修整。如果待政策明确出台后再行动,是否为时已晚?

  企业寄希望于国家调整政策是毫无意义的事。但我们并不排除企业内部已经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不过从表上面来看,仍对政策变动保持淡定。

  大众与江淮合资进行新能源汽车项目,为积分政策做准备的意图较为明显,对此您如何看待?是否鼓励其他外资企业效仿?

  大众江淮的合作绝不仅仅是企业之间的情投意合,更多的取决于国家层面的积极推进。中外合资固然有利可图,但是想要效仿却困难重重。

  长城和御捷的合作,被业界视为长城为应对双积分政策而做出的准备,对此您怎么看?未来是否会增加类似国内企业之间的合作?

  我认为长城与御捷的合作更多是的为了满足长城的油耗积分。从短期来看,不失为一个捷径。同时,不排除有些油耗大户想通过这种方式解决积分难题。

  但是,如果仅仅是凭借另辟蹊径的方式满足条件,而不是通过自身调整,加速新能源产品的研发,其发展仍会受到严重的制约。

  您认为,双积分政策该如何健康、有效、平稳地进行汽车产品新一轮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首先,汽车市场应建立公平、公正的交易秩序与环境。其次,双积分政策应尽早明确,并预留给企业积极应对的时间。

  当前,双积分管理办法对未达标企业的处罚暂无定论,政策的不明确无形给市场发展增添了诸多阻碍。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编辑: 王柏滔
关于中工网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