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邮箱登录  通行证登录  宽频版  网站地图

广州车展回归产品" 本源" 细节彰显国际范

//www.workercn.cn 2014-12-04 14:08:56 来源:搜狐汽车 

    作为一名汽车编辑,车展是必做的功课。但在每年大大小小的车展中,广州车展又有几分不同的意味,相比起来更像是一次年终总结。

    虽然总结每年都做,今年的广州车展却并非千篇一律。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日臻成熟,不可忽略的是,作为车企每年最后一场展示自我的大型舞台,广州车展正在不断调整,完善细节,为呈现一场更精彩的汽车盛宴做着种种努力。

    一次国际化的观展体验本届广州车展总规模达22万平方米,参展企业830 家,共展出车辆1095台。以这些数据来看,其场面足够称的上盛大。不过,在往年的广州车展,乃至北京车展、上海车展上,这般的场面也并不鲜见。

    以亲身经历而言,让本次车展与众不同的一个要点是其媒体日上良好的入场和噪音控制。

    见惯各大车展,早已习惯所谓“媒体日”并非只有媒体入场,其摩肩擦踵的程度几乎不亚于观众日,而各家车企发布会的音响声浪便在这人潮中此起披伏的回荡。但今年广州车展,由于主办方在入场检查和展台声量上做出的严格规定和监控,这样的情况明显好转。

    搜狐汽车事业部副总经理晏成在媒体日结束后曾表示:“这次广州车展无论秩序、空气、噪音控制等都做得特别好。媒体日当天没有排队,各个展台没有噪音和熙熙攘攘的人流,大家可以安安静静的看车、拍车,第一次有一种真正的国际车展的感觉。”

    南昌陆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欣欣在接受搜狐汽车采访时也坦言:感觉本次车展主办方对各个展位的噪音控制的比较好。

    一车企相关工作人员车展后也在朋友圈写道:今年展馆里不再摩肩擦踵,也少有各厂商以音响效果取胜的现场活动,看起来冷清不少,以至于又有媒体老师惊呼“车市遇冷”,其实我觉得这样挺好,让车展的意义最终归于产品展示的本源。

    归于本源不止在于主办方提供的更安静和舒适的环境,更体现在趋于“平淡”的车模身上。

    回忆往年车展,相信关注的人总能想起一、两个靠“露”使人“印象深刻”的车模。但在今年,这种情况已明显好转。搜狐汽车一网友在参观车展后写道:广州车展已经回归到汽车展示。三个印象:美女少了;车模衣服比以前穿多了;明星不见了。这是另一种净化吧。

    而这种净化却是目前的中国车展所缺少的,也是最应该拥有的。

    一场“拘于小节”的大展车展很大,但注意到的细节却越来越小。

    每年车展开幕前一天,前往展馆拿取进场证件的媒体都会围个水泄不通。今年,广州车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准备了几套应急方案,并开设大量办理窗口以防排队。同时,广州车展首次引用二维码媒体证,关注广州车展微信账号即可在手机上注册和收取二维码证件,免去了排队的时间。

    据了解,因为二维码证件尚属试验,目前很多媒体都处在观望阶段,本次车展仅有近1000人使用。但根据使用者反馈,这种方式确实更为方便和省时。可以预见,未来将会被更广泛的运用和推广。

    除此之外,广州车展的微信账号和官方网站还被赋予了更多便利功能。比如展馆内洗手间、餐饮区域的具体位置,除在馆内做出醒目标志外,通过网络途径也能轻易找到。

    车展现场也不乏各种便利设施。一位媒体朋友便感叹:“此次展会的细节工作十分到位,随处都能看到自动贩货机和便利店。”

    车展越来越大,心态却不能越来越浮躁,沉淀下来的广州车展,品味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一纸文明办展的约定2014年广州车展的不同之处说了很多,究其源头,主办方的种种努力不可忽略。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车展前夕,为营造一个文明的车展环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曾向国内汽车展组织单位、国内外参展商、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发出倡议,表态坚决杜绝个别人员利用车展进行恶意炒作和趣味低下、伤风败俗的不文明行为;并要求参展企业管控合作伙伴,尤其是模特和演出人员,禁止不雅行为。

    同时,希望各方共同营造和维护轻松、安静、清洁、有序的观展环境,拒绝高噪音和脏乱差。

    对于媒体,则对低俗现象和不文明行为不从事、不配合、不传播、不炒作,消除其存在的土壤。

    从中,不难看出广州车展正努力向着更好的方向不断迈进,而从今年观展的感受而言,也确实如此。但不应回避的是,与真正的大型国际车展相比,即便是已经改进的广州车展也仍有许多需要继续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作为一个媒体人,一个看着中国汽车逐渐走向成熟的见证者,对中国车展的未来也仍有很多的期待和希望。广州车展在内的中国车展“们”还应该投注更多精力和决心向着更高的要求去改善和发展。

编辑: 周璇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8-201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