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文化需求

来源:光明日报
2024-05-06 10:23

原标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文化需求

高质量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落实国家文化法律政策、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内在要求,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如今,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健全,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日趋丰富,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满足感不断增强。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和期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必须高质量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坚持公共文化服务的正确导向。这是高质量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根本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是引领精神世界的,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人民立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就是要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化为全体人民的内心自觉和共同追求,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坚持人民立场,就是要以服务人民公共文化需求为导向,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提供“高获得感”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增强供给的有效性,提高人民群众参与、获取和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性。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这是高质量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标准化建设,是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涵盖的服务范围、服务项目、保障水平、服务质量以及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予以规范和统一要求。要综合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居民文化需求变化等因素,科学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评价的标准化,以效能为导向,健全兼顾管理效能、服务效能、社会效益、资金效率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综合化考核指标。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强化基层尤其是农村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供给,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缩小地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

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改革。这是高质量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根本动力。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统一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内部机制,形成政府宏观管理、行业组织指导与行业自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实行法人治理的结构模式。完善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体系,明确并落实公共文化服务生产供给主体、方式、渠道,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与供给,采用多种政策措施鼓励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公共文化机构运营、管理、服务供给和评价监督中的作用,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良好格局。建立以效能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监督评价机制,形成监管主体多元化、监管方式多样化、监管内容全方位的监管机制。

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保障力度。人才、资金和技术等文化资源供给是高质量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保障。要着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高层次领军人才、高素质专业人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三支队伍,同时加强基层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和经费保障投入,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建立相应的技术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新技术在高质量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让更多人能从中获取海量文化资源,满足人民群众的高品质文化需求。

(作者:朱仁显,系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