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邮箱登录  通行证登录  宽频版  网站地图

师傅教你鉴别机油优劣 一看二闻三摇晃

//www.workercn.cn 2014-02-07 16:40:08 来源:都市快报-杭州网 

  微信的朋友圈里,最近有许多车主分享了同一条图文帖。大致内容是,某网友从5家不同的网上商城各买来1瓶同品牌同型号的原包装机油,结果发现理论上应该是一模一样的油液,却在色泽、气味、黏稠度等各方面都不相同。

  这意味着在它们中间,质量有优有劣,也许还有山寨货。

  怎样才能区分机油的好坏和真伪?我向资深的业内人士请教,现场学习了一些鉴别的小技巧。

  假冒机油少以次充好卖的多

  “以前市面上有许多用废机油处理后再卖出去的劣质假冒机油,但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很少了。”将才精修的高级技师江德才说,“更多的是以次充好卖,包括一些私人网店”。

  略有机油常识的人都知道,机油主要分为矿物油、半合成油、全合成机油三个等级。全合成机油为最高等级,同时也是价格最贵的。

  以次充好,便是用矿物油混充合成油卖高价,或者两者掺杂在一起——各种掺杂比例都有。“然后用‘正品’包装盒重新包装,盒子很便宜,5元一个就能买到。”某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自己就曾上过一次当。

  “当时订购了一批货,打防伪电话过去,语音提示是正品。结果连防伪电话都是假的,与正版的一对比,号码差1个数字。连语音电话都安排好了,他们整个已形成一套成熟的体系。”

  一闻:味全合成油带芳香

  机油好坏真伪的鉴别,其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就算是业内人士,也没有一个人敢拍着胸脯保证凭自己的双眼就能百分百鉴别出来。要去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用仪器检验才最靠谱。”江德才如实说。

  不过,还是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基本判断一下。“车主平日里自己买机油,也应该用得上。”江德才就曾用这三招,教同行的朋友购货时使用。

  三个事先准备好的矿泉水瓶,各往里倒了些同一品牌不同等级的机油。这是目前机油市场上最常见的一个品牌。

  三瓶,同时摆在桌上。我各自拿起闻了闻。中间一瓶贴着“矿物质机油”的标签,闻起来很刺鼻,带有类似柴油的气味。左右两瓶,味道就没那么冲,最右的一瓶,也就是全合成油,甚至还有一点芳香。

  “很重的矿物味。”我所闻到的类似柴油的气味,江德才把它称为矿物味。这是矿物机油独有的气味,极好辨认。

  “机油一般都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调和而成,合成油就是加了各种添加剂。”全合成油的芳香,就是添加剂的气味。

  所以,市面上的机油,如果是以矿物油冒充合成油,用闻味道来鉴别,最方便也最靠谱。

  二看:色越优质的机油越透亮

  第二个明显特征,就是色泽。一般来说,同品牌不同等级的机油,颜色深浅度:矿物油>半合成油>全合成油。

  同样是这三瓶机油。带有矿物味的一瓶,颜色明显最暗淡,总体偏棕黄色,有点类似浓度极高的红糖姜茶色。

  而半合成、全合成的两瓶,明显要清澈透亮得多。半合成油接近冰红茶的颜色,全合成油则更浅些。

  “从色泽上讲,全合成油,是所有等级中看上去最干净最清澈的,相对颜色也最浅。”

  当然,全合成油也并非都是统一色调的透亮黄。不同品牌,颜色会有不同。

  江德才又打开两瓶正品的全合成油,一瓶美国原装,一瓶英国进口,各倒入一次性杯中。左边的油液色泽黄偏绿,有点类似荧光绿;右边的则是纯正的金黄色。

  “矿物油,也不只棕黄色一种,还有荧光绿和红色。颜色都很深。”

  用过的废机油,那就更好鉴别了,黑得发亮。

  三摇瓶:等级越高气泡消失得越快

  第三种自检办法:摇晃法。

  这一次,我们用的是某新加坡进口品牌的机油,全合成和半合成两种。

  分别装进两个玻璃瓶中,塞上盖子,用力上下摇晃,直到两瓶都起了丰富的气泡。然后,放于桌面上静止,等待气泡自动消失。五六分钟后,左边全合成油的玻璃瓶里,气泡开始明显少于右边的半合成油瓶。

  “气泡消失的速度,一般,全合成>半合成>矿物油。”江德才说,这跟机油自身的流动性有关。

  这种自检法,在气温高的时候效果更显著。“现在天气冷,所有机油,不管什么等级,本身的流动性都比其他季节差。”

  “如果在实体店里买机油,可以要求老板拿出同品牌不同等级的对比一下。如果购自网店,无法提前看、闻、摇,那就只能尽量选购价格不是便宜得特别离谱的,网店也要选正规点的。”江德才表示。

编辑: 高斌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8-201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