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邮箱登录  通行证登录  宽频版  网站地图

汽车零部件外资“入侵”升级

//www.workercn.cn 2014-03-25 10:13:17 来源:中国网 

原标题:汽车零部件外资“入侵”升级 自主企业溃败

■本报记者 矫春虹

2013年,我国汽车销量达到2198.41万辆,截至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1.4亿辆。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必将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这背后却暗藏着外资对自主汽车零部件如洪水般不断侵蚀的隐忧。

从近几年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不难看出,外资在中国零部件市场上进行渗透垄断的趋势已日渐清晰,或直接独资建厂或吃掉中方股份由合资变为独资,明抢暗夺的“好戏”正时时在我们身边上演。

■外资垄断已成趋势

威伯科收购山东威明中方股权将其变为独资公司并不是个别案例。近几年来,这样的事件时有发生。比如2010年博世汽车部件(南京)有限公司合资双方完成股权转换,合资公司成为博世全资子公司;2013年雷米国际收购中方持有的雷米电机湖北有限公司49%股份,实现对合资公司的完全控股等。这充分说明外资“入侵”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形式发生了转变,由最初的以合资形式打入中国市场转变为将合资企业变为独资或者直接独资的形式。

记者梳理了10家外资企业在国内建立的独资和合资企业发现,博世、德尔福、大陆、佛吉亚四大集团在中国的独资企业数量已多于其合资企业数量。同时,通过采访记者还发现大家对此形成一个共识:合资公司变独资公司及直接建立独资公司已成为外资“入侵”国内汽车市场的一种趋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制动器委员会秘书长顾一凡表示:“现在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凡是有利可图的汽车零部件都出现这种情况,要不独资,要不合资变独资,都在朝这个方向转,有利可图是指那些利润丰厚、技术要求高、价值链高端的零部件。虽然我们明白这是在蚕食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但对于这个趋势我们很无奈。”

采访中,某自主品牌整车企业相关人士向记者阐述了他的观点:“经过多年合资之后,中方在技术、质量管控、团队运营等专业化管理方面慢慢空心化,对合资公司的价值越来越弱; 而外方的本地化经验逐渐成熟,也就没有合资的必要性,因此出现合资变独资的现象。”

■多因素致自主企业溃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今天这种前有狼后有虎的局面并非一方之过错。

正如山东明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厚福所说,外资寻求合资看重的是中国庞大的市场,一旦占领市场、奠定行业地位,中方就没有利用价值可以弃之,并不会真正推动中国汽车零部件技术提升和自主创新。也许有些绝对,但却是不争的事实,合资公司实现双赢或中方获利的例子少之又少。

通过合资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与外资竞争中尚且败下阵来,正面应战更是一直屈于下风。大家都清楚,国内零部件企业不论是研发和技术还是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都不如国外零部件大集团; 虽然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蒸蒸日上,但关键的、核心的汽车零部件技术都掌握在外资手中,自主品牌发展仍举步维艰。

浙江力邦合信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陈启生告诉记者:“在外资强压下,我国的制动器节节倒退,真正的核心被外资把控。我最担心的是一旦制动器与电子及相关技术结合起来,国内很多制动器企业就招架不住了。”记者认为,国内零部件企业要发展必须有可供发挥的舞台即市场,但目前却没有这样的机会。有品牌整车企业对零部件行业外资“入侵”的现象表现出一种麻木的状态,甚至直接表示不会给国内零部件企业配套的机会,因为采用国内的产品需要做长时间的匹配试验,不但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匹配成功后汽车可能面临淘汰的风险,成本太高且毫无经济效益。

这些都导致外资“入侵”愈演愈烈,国内零部件企业毫无招架之力,又谈何发展壮大。

■破局之术在于各方合作

采访过后,记者内心翻腾不已,不仅为国内零部件企业“为他人做嫁衣”感到悲哀,也为外资环伺下国内零部件企业的未来发展感到忧心。

在谈到如何应对外资“入侵”升级时,顾一凡表示,目前这个趋势没有力量阻挡。因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对于合资股比和独资从一开始就没有重视和限制。虽然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后果和严重性,单纯靠零部件企业本身无法阻挡,很大层面需要国家政策或其他手段加以控制,从各方面扶持本土零部件企业,提升与外资对抗的生命力。

众人拾柴火焰高。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十分看重团结的力量,认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应该团结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外资“入侵”。“强龙不压地头蛇”,中国那么多汽车零部件企业,一旦联合起来将形成难以想象的力量。

当然,这种合力不单单是汽车零部件企业之间,还要在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形成。市场是零部件企业发挥的舞台,因此整车企业要给国内零部件企业提供合作的机会。只有零零之间、整零之间都形成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合作,这种合力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突破外资重围才有可能。

编辑: 张心怡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8-201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