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增长 2017年SUV销量首次突破千万-汽车-中工网
 

中工汽车

持续增长 2017年SUV销量首次突破千万

2018-01-18 08:38:20  来源:爱卡汽车网

  原标题:[原创]持续增长 2017年SUV销量首次突破千万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乘用车共销售2471.83万辆,同比增长1.4%。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销量是最好的佐证。销量不仅能折射汽车市场的需求,还能反映出车企把握市场需求的能力,每一款车型的推出,都是厂商根据市场需求而衍生的利器。德系、日系、美系、韩系、法系以及中国品牌构成了中国汽车市场,在相互竞争、相互依存中此消彼长,没有永恒的赢家,只有因时因势的变化。

  ●2017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再创新高

  2017年,中国品牌、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了1084.67万辆、484.97万辆、420.48万辆、303.95万辆、114.45万辆和45.58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88%、19.62%、17.01%、12.30%、4.63%和1.84%。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持续增长,连续2年突破千万辆,同比2016年(1052.86万辆)增长3.01%。

  12月份,乘用车共销售了260.13万辆,环比11月增长2.46%,同比下降0.27%。其中,轿车销售了120万辆,环比下降1.81%,同比下降4.35%;SUV车型销售了117.3万辆,环比增长5.75%,同比增长8.4%;MPV车型销售了22.83万辆,环比增长5.33%,同比下降15.98%。在细分市场中,中国品牌轿车销售了29.1万辆,市场份额为24.95%;合资品牌轿车销售了90.1万辆,市场份额为75.05%。

  ●中国品牌轿车市场份额微增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乘用车共销售2471.83万辆,同比增长1.4%。轿车销售1184.8万辆,同比下降2.48%。其中,中国品牌轿车销售了235.4万辆,同比2016年(234万辆)下降0.6%,市场份额从19.3%增长至19.9%;合资品牌轿车销售了949.4万辆,同比2016年(981万辆)下降了3.22%,市场份额从80.7%下降至80.1%。

  ●2017年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售1719.28万辆

  12月,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共销售188.80万辆,环比11月份(180.12万辆)增长4.82%。2017年,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共销售1719.28万辆,同比下降1.0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9.55%。为刺激国内汽车市场,2015-2016年国内排量购置税实施优惠减半政策,为防止购置税减半政策提前透支2017年的市场,2017年,财政部将排量购置税调整为7.5%。2018年,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率恢复为10%。

  ●轿车销量TOP 10-A级车的“混战”,两款中国品牌入围。

  12月,轿车排行榜前十名的车型分别是朗逸、轩逸、英朗、宝骏310、福睿斯、速腾、帝豪、宝来、科沃兹、领动。前十名中,德系入榜的车型是上汽大众朗逸、一汽大众速腾、一汽大众宝来。美系入榜的车型是新英朗、福睿斯、科沃兹,日系品牌东风日产轩逸入围榜单。中国品牌方面,宝骏310以3.5万辆排名榜单第四名,吉利帝豪以2.51万辆稳定排名第七名。韩系品牌销量逐渐回暖,本月领动以2.05万辆排名榜单第十名。

  德系品牌方面,12月德系仅三款车型入围销量榜单,入榜的车型分别是一汽大众速腾、宝来,上汽大众朗逸。南北大众是对手也是兄弟,一汽大众捷达与上汽大众桑塔纳,一汽大众速腾与上汽大众朗逸,一汽大众迈腾与上汽大众帕萨特之间的竞争从未停歇过,是对手因为它们各为其主,在数字方面,更是胶着。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7年,一汽大众捷达+宝来+速腾共销售90.91万辆,未完成年初制定的三款车销量突破百万辆的销量目标。除此之外,上汽大众方面,朗逸作为上汽大众产品本土化的代表,在销量表现上一直可圈可点,2017年累计销量达51.27万辆,稳居轿车销冠,但这个销量数字的背后也不排除大众故意而为之。

  美系品牌方面,本月进入销量TOP 10排行榜的是新英朗、福睿斯、科沃兹,自从经典车型凯越停产后,全新英朗接过销量重担,2017年全年英朗以41.7万辆领先轩逸,销量仅次于朗逸,在强敌如林的紧凑级轿车市场排名第二名,对于英朗来说,已经是使出洪荒之力了。另外一方面,全新英朗在品牌力、产品力、营销渠道三个方面,进入了相互促进的新阶段。新款英朗已经于2017年10月16日上市,新车搭载全新的1.0T/1.3T动力,两款全新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导入使新款英朗的燃效表现更加出色。

  日系品牌方面,入围销量排行榜前十名的车型只有东风日产轩逸,一汽丰田卡罗拉“意外”落榜。本月,轩逸销量达4.41万辆,排名第二名,东风日产通过轿车与SUV联合发力,实现了市场的全面布局,2017年总销量达112.24万辆,同比增长10.6%,东风日产的轿车阵营与SUV阵营成为销量的增长点。

  中国品牌方面,本月,入围销量前十名榜单的车型是宝骏310和吉利帝豪。宝骏310销售了3.5万辆,领先帝豪排名第四名。宝骏310是2017年推出的一款全新车型,自从去年9月份自动挡车型推出后,配合宝骏品牌强大的销售渠道,销量迅速增长。

  吉利帝豪2017年累计销量达26.44万辆,占中国品牌轿车全年总销量的11.23%。12月份,帝豪销售了2.51万辆,稳定排名轿车销量TOP 10排行榜第七名。自从回归一个吉利,吉利先后发力高端品牌,推出博瑞、博越等代表中国品牌的高端车型,与沃尔沃更多技术领域的取经与合作,营销领域的大刀阔斧成为吉利迅速崛起的关键因素。销量仅是衡量发展的标准之一,但未来对于中国品牌的发展,还是任重而道远。

  ●2017年SUV车型销量首次突破千万辆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SUV车型销售了1025.27万辆,同比2016年增长13.32%。在细分市场方面,中国品牌SUV车型销售了621.7万辆,同比2016年(526.8万辆)增长18.01%,市场份额由58.2%增长至60.6%;合资品牌销售了403.57万辆,同比2016年(337.9万辆)增长19.43%,市场份额由41.8%下降至39.4%。

  ●12月份中国品牌SUV销量创新高

  数据显示,12月份,SUV车型销售了117.3万辆,环比增长5.75%,同比增长8.4%。在细分市场中,中国品牌SUV车型销售了74.5万辆,创2017年市场销量新高,市场份额为63.51%;合资品牌SUV车型销售了42.8万辆,市场份额为36.49%。

  12月份,中国品牌SUV销量再创年内新高,SUV车型销量拉动着整体销量走高,由此可见,SUV车型是中国品牌销量提升的关键,但“警报”也同时拉响,中国品牌之间的低价竞争,互相之间以低价优势抢占市场,主要以走“量”为主,利润率较低。中国品牌目前所面对最大的壁垒是,在于如何突破高端品牌的天花板,建立品牌优势。对于目前中国品牌所处的劣势,诸多车企也在积极布局,长城、吉利等纷纷推出高端品牌,所推出的车型市场对手直指合资品牌。

  12月份,SUV车型销量前十名的车型分别是:长城哈弗H6、宝骏510、吉利博越、上汽大众途观、别克昂科威、广汽传祺GS4、北京现代途胜、本田CR-V、长安CS75、东风日产奇骏。本月,前十名中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各占五个席位。除此之外,合资品牌德系上汽大众途观,美系别克昂科威,日系东风本田CR-V、东风日产奇骏,韩系品牌北京现代途胜五款车型入围SUV销量榜单。本月哈弗H6依然以5.51万辆领衔SUV车型销量TOP 10排行榜。

  数据显示,2017年,哈弗SUV车型累计销量达93.82万辆,占全年总销量的87.68%。得益于强大的产品力与市场影响力,作为长城汽车销量中流砥柱车型的哈弗H6,全年累计销量达50.64万辆,稳居SUV车型销冠,其销量占哈弗SUV总销量比重的53.97%。SUV市场销量的数字一直是被哈弗H6刷新着,这是长城汽车得意之处,同时也是危险所在,群雄逐鹿的SUV市场一旦哈弗H6稍有闪失,长城在SUV市场的气势将会锐减。此外,哈弗H2全年累计销量达21.51万辆,同比去年(19.69万辆)增长了9.24%。

  上汽荣威RX5作为一款互联网汽车,2017年全年销售了23.74万辆,排名榜单第八位,新车搭载1.5T、2.0T两种动力,搭配互联网理念,并且将消费人群锁定80、90后,实力更是不可小觑。2018款荣威RX5推出后,互联网配置进一步丰富,使其整体车系的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值得一提的是,荣威全新SUV—RX8有望将于今年上半年上市,新车的推出将进一步丰富荣威RX家族的产品矩阵,并巩固荣威在SUV领域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博越,本月,博越销量达3.12万辆,排名榜单第三位。2017年全年博越累计销量达28.69万辆。自从回归一个吉利,吉利先后发力高端品牌,推出博瑞、博越等代表中国品牌的高端车型,此外,吉利高端品牌首款SUV—领克01搭载主流2.0T发动机,已经于11月28日上市。随着领克品牌首款新车的推出,将助推吉利汽车品牌力的提升。

  合资品牌方面,12月份入榜了五款合资品牌SUV车型。其中,途观以2.96万辆领衔合资品牌,别克昂科威以2.28万辆排名榜单第五名,日系品牌本田CR-V、日产奇骏分别排名第八名、第十名。本月韩系品牌车型逐渐回暖,北京现代途胜以2.24销量排名第七位。

  日系品牌方面,2017年,日系品牌销售了420.48万辆,销量再创新高,除了轿车市场的稳步发力,也离不开SUV市场的完善布局。近两年,能与中国品牌在SUV车型的完善布局相比只有日系品牌了,日系品牌方面,广汽丰田汉兰达,一汽丰田RAV4、普拉多,广汽本田冠道、缤智,东风本田UR-V、CR-V、XR-V,东风日产劲客、奇骏、逍客、楼兰均实现了SUV产品的全面覆盖,也是近两年在中国品牌SUV产品推陈出新的大环境下,依旧保持销量增长的原因之一。

  ●2017年合资品牌MPV销量劲增32.31%

  2017年全年,MPV车型共销售了207.07万辆,同比下降17.05%。其中,中国品牌MPV共销售了172.8万辆,同比2016年(223.8万辆)下降了22.8%,市场份额由89.6%下降至83.6%。合资品牌MPV共销售了34.27万辆,同比2016年(25.9万辆)劲增了32.31%,市场份额由10.4%增长至16.5%。

  2017年,MPV车型销量排行前十名的车型是:五菱宏光,宝骏730,别克GL8,欧诺,菱智,幻速H3,欧尚,风光330,东风本田杰德,欧尚A800。

  ●12月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所占市场份额分别是78.41%和21.59%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12月份,MPV车型共销售了22.83万辆,环比11月增长了5.33%,同比下降了15.98%。在细分市场中,中国品牌MPV销售了17.9万辆,环比11月(17.7万辆)增长了1.12%,市场份额由81.8%下降至78.41%。合资品牌销售了4.93万辆,环比11月(3.98万辆)增长了23.86%,市场份额由18.2%增长至21.59%。

  12月,MPV车型销量前十名的车型分别是五菱宏光、宝骏730、宋MAX、别克GL8、幻速H2、别克GL6、菱智、轩朗、开瑞K50、幻速H3。本月,入围MPV车型销量前十名榜单的合资品牌是别克GL8以及别克GL6。

  本月入围MPV车型销量前十名榜单的合资品牌是别克GL8和别克GL6。12月份,别克GL8销售了1.11万辆,占合资商务MPV车型总市场份额的22.52%。2017全年,别克GL8共销售了14.51万辆,排名榜单第三名,仅次于五菱宏光、宝骏730。在中国市场,别克GL8是MPV市场的一个标志性符号,离不开上汽通用品牌影响力、定位精准等方面的因素,以及多年以来在中国市场的深耕细作。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东风本田杰德累计销量达4.27万辆。除此之外,东风本田全新一代艾力绅在年内多次入围MPV车型销量前十名榜单。本田在华多年来一直秉承“双车战略”,不过在国内MPV市场销量排行榜上,东风本田艾力绅与广汽本田奥德赛在销量上却有着不小的差距。

  ●国产低端MPV市场日渐饱和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品牌MPV车型销售了172.8万辆,同比下降22.8%。其中,五菱宏光+宝骏730共销售了80.78万辆,占中国品牌MPV车型总销量比重的46.74%。五菱的两款车型在MPV市场分列冠亚军,五菱宏光的销量独占鳌头,五菱宏光及五菱宏光S上市后迎合市场,将客货兼顾的多功能延续至低端市场,2017年全年,五菱宏光销售了53.70万辆,同比下降了17.38%,也能看出国内低端MPV市场已经日渐饱和。

  本文点评:12月,除了SUV车型保持销量增长外,轿车、MPV均呈下降趋势,轿车与SUV之间的销量差距也随之缩减至2.7万辆,随着SUV车型销量的迅猛增长,未来或将取代轿车的主流市场地位。中国品牌方面,中国品牌依然依靠SUV车型实现较大幅度的提升,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多数中国品牌SUV车型主要聚集在8-14万元之间,配置方面也高于相同级别、价格的合资品牌,主要还是依靠低价竞争以及性价比的优势来冲击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WEY、领克等高端品牌的推出将与合资品牌在产品以及价格方面展开直接竞争。

编辑:邬丹

图库

  • 曹操出行上线英国经典TX 打造高端商务出行

  • 德国乘用车上半年销量创新低

  • 慕尼黑车展欲成为"达沃斯"

  • 售价9.99万元-13.59万元 2021款骐达上市

  • 插混别克微蓝6即将上市

新闻排行

新能源

  • 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风云再起,各车企将...

  • 新能源

    首批新能源车渐入置换期 二手车市场却...

  • 新能源

    2017年新能源销售77.7万辆 充...

  • 新能源

    新能源车说爱不易 七成受访者称充电难

  • 新能源

    北京:今年新能源车补贴超16亿元 中...

爱车有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