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邮箱登录  通行证登录  宽频版  网站地图

别克GL8启示之一 未雨绸缪,另辟蹊径

//www.workercn.cn 2016-11-25 07:13: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张宇星 

  早在别克新世纪轿车“当年投产、当年盈利”之时,上海通用双方股东的目光并没有仅仅盯住单一一款车型……

  本月初,上海通用别克全新一代GL8上市,当晚,当精彩、震撼的演出大幕落下……留给人们的是深深的思考。

  全新一代GL8

  对于别克GL8,很多人谈的是所谓“现象级”车型,是什么“开启一种需求”……那么,别克GL8究竟是怎样一种现象?到底开启了什么样的需求?

  其实,从2000年4月上市到今天,别克GL8已经走过整整16年半的光景,历经多少竞争对手轮番进攻,依然保持王者地位。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地地道道的车坛“00后”王者,在它孕育、出生、成长过程中,那些鲜为人知的痛苦抉择、矛盾冲突、相爱相杀,或许才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并能够启迪与警示其他企业的。今天,就别克GL8的来历,中国经济网记者谈一谈对中国市场和企业的启迪与思考。

  回溯到1997年,在战胜老对手福特,拿到中国政府的许可之后,通用汽车与上汽集团的合资企业——上海通用(当时名称,下同)正式成立。一年多后的1998年12月17日,第一辆别克新世纪轿车在号称投资10亿美元的上海浦东现代化全新工厂正式下线。

  也就在这“前后脚”,同级别竞争车型——上海大众帕萨特、广州本田雅阁相继面世,品牌略高一级的一汽-大众奥迪A6也耀世而出。

  不久,在面向政府高端用车市场,别克新世纪未能赢得与奥迪A6的竞争;而在公务商务用车市场,别克新世纪也面临奥迪A6与雅阁、帕萨特的夹击。

  别克新世纪

  事实上,早在1998年,当别克新世纪轿车“当年投产、当年盈利”之时,上海通用双方股东的目光并没有仅仅盯住单一一款车型。在他们看来,此前,像同城兄弟那样“靠一种车型包打天下20年”的历史已经结束。而多种车型、多种配置的“多元化产业”战略,才能助推企业快速发展,异军突起。

  依据最早的调研和规划,短短一年多时间,上海通用在同一个产品平台上,先后推出新世纪轿车、GL8、GS型轿车和G型轿车共4个车型。尽管别克新世纪等所在中高级车市场曾经一度暗淡无光,如2000年年底至次年年初,上海通用一度日销汽车不足百辆。但在关键时刻,别克GL8显示出单骑救主的难得“担当”。

  别克GL8上市时的价格是34.5万元起,不久,由于大气、稳重的外部造型,宽敞、从容的内部空间,持续、稳定的动力表现,加上良好的市场策略,以及之前通用旗下雪佛兰品牌鲁米娜(Lumina,俗称:子弹头)所留下良好的口碑,令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客户对别克GL8趋之若鹜,市场份额逐年扩大。正所谓: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如果说,别克新世纪在与奥迪A6的竞争中失利的话,那么在多人出行的高档公务商务用车市场上,别克GL8则如入无人之境,并逐渐修炼成笑傲江湖的“东方不败”。

  事实上,就MPV车型而言,国内相关部门早有规划,并牵头组建由广东、海南两省参与的“南方汽车”项目机构,甚至在当时的国家领导人见证下已经与德国奔驰公司签约。但是,上海通用极富前瞻性地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最早开辟了MPV市场,并一直保持领先地位至今。

  别克GL8日渐上升的市场表现,对新生的汽车企业起到稳定器的作用,并最终成就了上海通用。尽管随后还有赛欧、凯越等数款走量车型上市,但别克GL8一直都是为上海通用默默奉献的“利润奶牛”。

  回过头来看,别克GL8不过只是上海通用运用“平台化战略”的一个结果。16年过去,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平台化战略”,而作为这一战略最早的鼓吹者——大众汽车已升级为所谓“模块化战略”……但是,上汽通用(今名)在创业早期这种未雨绸缪、另辟蹊径的做法,依然值得汽车企业学习和借鉴,尤其是那些新晋汽车企业,既要迎合当下市场,又应极富前瞻性地投放战略车型,才有可能赢得未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宇星)

  附:上海通用早期产品推出时间一览:

  1998年12月17日,别克新世纪轿车下线

  1999年4月12日,别克轿车正式开始批量生产

  1999年12月17日,别克GL8商务旅行车下线

  2000年4月13日:新款别克GS轿车下线

  2000年12月12日:第一辆别克赛欧紧凑型轿车下线

  2001年10月20日,别克GL10出口菲律宾

  2001年10月29日,上海通用第10万辆别克汽车下线……

  全新一代GL8上市 别克Avenir子品牌落地

编辑: 邬丹
关于中工网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