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跃御市:奥迪A6L豪夺六连冠 提前锁定年度销冠?-汽车频道-中工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邮箱登录  通行证登录  宽频版  网站地图

跃跃御市:奥迪A6L豪夺六连冠 提前锁定年度销冠?

//www.workercn.cn 2017-11-20 08:22:3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王跃跃 

  被称为国内车市“收官之战”的广州车展正式打响,高档车“三强(奥迪、宝马、奔驰)之争”也随之陷入更加胶着的状态。在被誉为“塔尖儿”意义上的C级车市场,奥迪A6L的表现异常抢眼,自今年5月份以来,已连续六个月蝉联C级车市场榜首;尚处于产能爬坡期的宝马5系,再次用销量证明其在该细分市场的实力;奔驰E级的销量表现继续稳健,为9171辆。

  上周五(11月17日),被称为国内车市“收官之战”的广州车展正式打响,高档车“三强(奥迪、宝马、奔驰)之争”也随之陷入更加胶着的状态。尤其是在被誉为“塔尖儿”意义上的C级车市场,德系三强均不敢掉以轻心。

  其中,奥迪A6L的表现异常抢眼,自今年5月份以来,已连续六个月蝉联C级车市场榜首,10月份销售14486辆,并稳稳地保持住月销万辆的市场能力;1-10月,累计销量超10万辆,达121045辆,与第二名宝马的销量差距继续拉大至23944辆。

  事实上,A6L的销量情况与奥迪品牌的整体市场表现一致。据奥迪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10月,奥迪品牌创下在华“最好10月销量”53828辆,以及今年以来的最高增幅14.5%;其前10月累计销量达472498辆,比之宝马的487069辆差距仅为14571辆,相比奔驰品牌的488915辆也只相差16417辆。

  除了A6L外,奥迪A4L的销量成绩同样不俗。数据显示,10月,A4L销售新车11436辆,同比大幅增长178.7%;此外,奥迪A3 在10月份销售新车7085辆,在该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奥迪A6L

  相比之下,在上个月重新站上万辆台阶的宝马5系,再次用销量证明其在该细分市场的实力。数据显示,10月,宝马5系的销量为11099辆;1-10月,累计销量为97101辆,排名第二。在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裁刘智看来,宝马5系尚处于产能爬坡期,其未来还有更大的市场潜力。

  除了5系外,宝马旗舰车型新BMW 7系的销量表现同样抢眼。据宝马公布的数据显示,新BMW 7系前10月累计销量超过21000辆;此外,进入到生命周期后半期的BMW 3系轿车,前10月同比增幅为20.9%,月均销量超过万辆;BMW X5同比增长14%,进一步巩固在该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

  受益于各个产品的强势表现,截止今年10月份,BMW和MINI品牌新车交付量达487069辆,同比增长15.1%,逐步实现年初制定的计划。不过,刘智近日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强调,“对于品牌的成功,不能单从销量上来定义,宝马更看重是一个品牌的影响力,比如这个品牌的创新能力,对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在中国市场的投入,企业社会责任,以及整个品牌持续的盈利能力,要从多维度来考量品牌的成功”。

  宝马5系

  与两位“德国老乡”相似,10月及前10月,奔驰品牌在华销量均创下历史新高。更为重要的是,其前10月累计销量业已超越2016年全年。据奔驰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奔驰品牌1-10月累计销量达到488915辆,同比增长27.8%;10月当月,奔驰品牌同比增长10.9%至46016辆。其中,奔驰E级在10月份的销量表现继续稳健,为9171辆。

  奔驰E级

  在“ABB”三强之外,二线、三线高档品牌仍在奋力追赶。对此,刘智分析认为,“高档车品牌的格局不会有大的变化,德系三强还会占到比较显著的领先地位;二线豪华品牌的销量也会有提高,但是整体的竞争态势并不会有明显的变化”。他进一步强调,“德系三强今日取得的成绩不能是一蹴而就,需要品牌的长期投入,产品线丰富,以及在中国市场深耕细作”。

  现实情况也的确如此。凯迪拉克XTS和丰田皇冠的销量相对稳定,站稳二线阵营。值得关注的是,大众辉昂的销量在近几个月持续反弹。数据显示,10月,辉昂的销量为2180辆,与福特金牛座(2151辆)、捷豹XFL(1935辆)处于同一数量级。

  大众辉昂

  临近年底,国内高档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其中,重回赛道的奥迪,在市场终端可谓开足马力,火力全开,豪夺六个月的销量冠军。那么,奥迪A6L能否在此优势基础上,提前锁定C级车市场冠军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跃跃)

  跃跃御市:宝马5系迎头赶上 辉昂触底反弹

编辑: 邬丹
关于中工网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