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邮箱登录  通行证登录  宽频版  网站地图

FMC要“把两家公司集成在一家公司中”

//www.workercn.cn 2017-09-26 08:43:1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张宇星 

  首先它是一个传统的汽车厂商,也需要造车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这些产品,或者是设计概念,更像出自一个消费型科技公司……关键点就是如何把一个传统车企和一个消费型科技公司整合起来。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传统车企无法做到的。

  这个领域还有一定的窗口期,如果再过四五年可能就没有了……时间很重要,但是比时间更重要的是产品。

  FMC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毕福康博士

  在本月中下旬的第67届法兰克福车展举办期间,有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不失时机地“蹭热点”,引起很多媒体的关注。尤其是其生产基地和部分研发功能都设在中国,就让来自中国的媒体更愿意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下是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等对FMC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毕福康博士(Dr. Carsten BREITFELD)和FMC总裁兼联合创始人戴雷博士(Dr. Daniel KIRCHERT)的采访。

  FMC总裁兼联合创始人戴雷博士

  问:本届法兰克福车展,传统高档汽车制造商都发布了各自的新能源车计划,以及相关的电动车型。那么,这是否给你们带来了压力?你们对这些传统高档品牌电动化的未来方向有怎样的判断?

  毕福康:我的初步印象是,传统汽车生产厂商发布了非常多的概念车,但是真正上市的成品其实不是很多。对于我们来说,与传统汽车厂商的一个区别就在于我们今天展示的研发理念并不是概念车的,而是量产车型的。我们在2019年将要量产的车型跟今天你所看到的东西会非常接近。

  戴雷:我们创业公司一定要尊重各种各样的竞争对手,而且竞争压力也是必要的。我觉得,未来最大的竞争还是会来自传统汽车企业。

  问:一边是新兴创业公司的进入,一边是传统汽车制造商都在谋求转型。那么,你们怎么看?机遇何在?

  戴雷:我们成立公司一年半之前已经知道他们这些规划,因为我们都比较熟悉。我们知道他们会往这个方向走。但我们觉得只是做一个品牌的同样的电动车已经没有希望了。就是说,你如果只做一个好的电动车,就是技术好、速度快,也不一定会有竞争优势了。因为所有大的厂商都在转型,必须找到新亮点。所以我们从头开始,我们希望大家能够近距离感受我们概念车的这个大屏。其实我和毕福康离开原公司之前就有这样的想法了,我们认为这是未来的方向,我们要做这个事情,这是具体的东西。

  也许有人会问,这么多品牌,谁还要一个新的品牌呢?我认为我们在这个方面不是很容易,因为他们也会往这个方向走,但是我们有自己的优势,有自己的方向,包括一些自己的知识产权。这些大公司不缺钱也不缺资源,但是他们的DNA真的不是一个互联网科技公司的DNA。

  他们也会非常努力,也会找很多人,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文化禁锢。所以这个领域还有一定的窗口期,如果再过四五年可能就没有了。我们和中国其他创业公司是一样的,现在是存活期,一定要抓好这个机会。时间很重要,但是比时间更重要的是产品,产品一定要做好。你的产品很好,稍微晚一点出来还是没关系。

  问:与大的传统汽车厂商相比,怎样展现你们的核心竞争力?

  毕福康:基本上我们需要做的是“把两家公司集成在一家公司中”。首先它是一个传统的汽车厂商,也需要造车的专业知识,和宝马、奔驰、奥迪等很多大型汽车企业没有什么区别。另一方面,你们所看到的这些产品,或者是这些设计概念,更像出自一个消费型科技公司,比如像谷歌、苹果、华为和三星的思路。关键点就是如何把一个传统车企和一个消费型科技公司整合起来。这就是我们这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传统车企无法做到的。

  最难的部分是让两种类型的人才相互理解,因为这些人有时候想法完全不同。汽车工程师可能用高度工业化的想法,认为电子工程师只是在玩耍。传统的汽车厂商没有科技公司的一些实力,科技公司又没有传统的汽车厂商这样的专业技能。我们想要建立一个这两个领域相融合的文化,让他们有相同的理解和愿景来设计一款产品。

  传统的汽车厂商和消费型科技公司的心态和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传统汽车厂商的思路是,用7年时间研发一款车,并制造出来,最终销售出去,然后再有新的车型;而消费型科技公司一切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如果有客户的要求就需要尽快地更新。如果用户不满意,他们就没有办法生存。我们需要把这两种心态集中在一个公司里面。

  传统汽车厂商需要学习科技公司的及时应变,响应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容易更新的硬件;而他们要学习的是汽车厂商对质量的专注,还有就是整个平台的稳定性。

  举个例子,现在的汽车如果出了问题,或者是汽车里面的一个零件,或者是一个应用程序出了问题,他们可能会给你发一封信,希望你把车开到维修厂去,这个是很花时间而且很花精力的。而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又是怎么做的呢?你不需要把你的手机放到维修厂,而是等新的系统出来以后及时更新就可以了。这都可以给用户提供一种非常正面、积极的体验。我们的产品将采用直销的方式,有直接的渠道可以和用户沟通,获得直接的数据,我们可以明白客户所需要的是什么服务。我们不需要等待客户发现车中的问题就可以预测车辆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可以给你提出一个建议,说你的车可能需要维修或者升级了……我们也知道你的车在这个城市,什么时间你有空,把这个车开过来……如果你采用一键式的服务,按下这个按钮就可以预定好维修的时间……

  问:根据观察,你们的管理层大多是外籍人士,怎样才能更好地跟中国用户进行沟通,获得更好的政策支持和更好的政府关系,你们怎么看相互之间的优势和劣势?

  毕福康:我是个西方人,但是我的搭档戴雷先生在中国已经工作生活20年了,更像是一个“中国通”,也更像一个中国人。因此,我们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团队。

  当然你还可以看到我们管理团队有三分之一是中国人,比如说人力资源、供应链、融资、市场等方面都是中国人在操作。我们会在传统的汽车制造部分有一些来自德国的管理人员。我们要做的是优质产品,具有工匠精神的产品,这个部分的人才在德国可以找得到更多。还有就是我们选择了一些来自美国硅谷的人才做人工智能、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的部分,这些方面硅谷的实力是最强大的。在金融和供应链方面,我们选择中国人,因为他们在这方面很优秀。在制造方面,我们选用了中国人,因为我们的生产基地就在南京。

  问:你们发展战略的推进情况如何?

  戴雷:在明年1月的CES上将亮相我们的概念车。当然,品牌的发布和南京工厂奠基都是我们发展历程中重要的里程碑,但是我们也非常清楚,这个公司还要做很多很多工作。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产品落地。产品上市,第一款车交给客户,这是我们真正的目标,现在公司所有的资源都要放在这个方面。

  当然,目前最重要的还有融资。我们前段时间完成了A轮融资,达到了目标。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说是全速往前跑。现在公司有大概两百多个员工,到年底会达到五百多人。接下来我们会启动B轮融资。我觉得B轮会更容易,因为大家能看到产品,可以体验到产品之后就不一样了。虽然资本市场已不像两年前那么积极了。我觉得投资人的心态很好理解,电动车制造虽然有机会,但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所以投资人现在一定要看到想选择的企业是不是会真正的成功,会真正的落地。所以我们一定要让产品说话,这个方面非常重要。我们当然希望1月亮相的这个产品大家都很认可,但是万一有一些方面还有建议,我们也来得及调整。所以,我们也会利用这样一个机会。(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宇星)

  打造下一代智能终端标杆 FMC发布拜腾品牌

  戴雷:扎根中国,布局全球 拜腾剑指奔驰奥迪宝马

  FMC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开工 拜腾首款车型2019年下线

  戴雷:拜腾不做小众车型,要靠产品品质征战高档车市场

编辑: 邬丹
关于中工网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