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邮箱登录  通行证登录  宽频版  网站地图

聚焦 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欠账该怎么办?

//www.workercn.cn 2015-12-17 08:42:00 来源:中国汽车报 

  中国汽车报12月16日报道 前几天记者参加一个会议,有嘉宾在发言中提到,中国新能源汽车今年销量将有望达到22万到25万辆,而美国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约为18万辆。按销量计算,中国成为世界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已成定局。

  中国政府的支持力度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国制定了中央和地方两级补贴,几乎按1∶1进行补贴。这样的补贴是否可持续?大家的观点一致,不可能长久,中央财政补不起,地方财政更是难以承担,抛开中央财政补贴不谈,与部分企业人士深入沟通地方补贴后,记者感到了寒意。

  地方补贴欠账比较多

  中央财政承诺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总是按时拨给企业,从来没有拖欠,但是地方补贴拖欠太严重了。地方补贴到底欠账多少?与记者交谈的几位企业负责人都不愿意说出具体的数字,但是,记者多次听到他们提起地方补贴欠账的事,记者相信,这笔欠账肯定金额不低,否则,他们没有必要总提这件事。

  既然老总们不愿意说具体数字,记者大概推算一下吧。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应该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产销量噌噌地往上涨,今年的产销量更是经常看到同比增长数倍,以致于人们已经习惯了同比增长数倍,不是几倍同比增长好象都不好意思。

  看到这些产销数字,记者心中已感到地方补贴金额肯定不低。

  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中,EV和PHEV的补贴起步金额在所有车型中是最低的,如下表:

  我们姑且不算以前的补贴金额,只看2015年地方补贴,只算EV乘用车,按最低标准算也要43.71亿元,这是保守数字,有不少乘用车的纯电续驶里程在第二档区间,补贴金额应该是4.5万元。

  27.92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其中有不少是电动客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纯电动环卫车等,就单车补贴金额来说,EV乘用车的补贴是最低的,那些车辆的补贴金额远超EV乘用车。这么多车型,记者无法知道哪个车型具体有多少辆,还是按照保守的办法估算一下,27.92万辆NEV,按照EV乘用车的最低补贴标准算,地方补贴金额至少为87.95亿元。

  这么一笔庞大的补贴数字如果被拖欠,放在任何一个企业身上,都会受不了,难怪企业老总们跟记者多次提到地方补贴拖欠的问题。

  必须要说明的是,地方补贴并不是全部没有给,而是很多地方没有给足,大城市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使用地,他们也欠账不少。有企业告诉记者,有的地方补贴已经拖欠了数年。

  用传统汽车的排污费替代地方补贴

  新能源汽车有退坡机制,但是现在离2020年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今年新能源汽车消费大爆发,基数在变大,明年销量也不会低。地方补贴拖欠的问题不解决,最终将阻碍新能源汽车发展,因为整车企业被大量欠款,会导致资金链断裂,技术研发、生产难以为继。

  前几年,房地产市场火爆,地方政府招拍挂土地获得的收入相当可观,这几年房地产市场下滑得比较厉害,从一个现象就可以感受到,以前总是看到各地出现地王消息,今年,这种消息几乎绝迹了。没有钱,地方政府拿什么补贴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还没有到“断奶”的时候,要解决这个问题,记者建议向传统汽车征收排污费用于替换地方补贴。

  首先,地方补贴来源于地方财政收入,税收占了很大一部分,在以往的补贴中,究竟哪些税收补贴了新能源汽车?没有人说的清楚,不如把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固定在传统汽车的排污费上。这种做法只是让其他税收承担的责任固定在一个专门的税收品种上。

  其次,有法理依据。有人说,凭什么征收传统汽车的排污费补贴新能源汽车?传统汽车享受了排放污染的权利,但是没有尽足自己承担的义务,也就是说权利与义务不相等。向传统汽车征收排污费补贴新能源汽车“名正言顺”。

  再次,有利于打破地方保护。地方保护存在的根源在于地方政府不愿意自己的利益外流。向传统汽车征收排污费用于补贴新能源汽车,这相当于专门的税收用在专门的地方,在当地销售的新能源汽车获得当地的补贴,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利益外流,因为,当地的很多传统汽车也是外地企业生产。

  最后,符合退坡原则。新能源汽车的数量逐年增多,需要的补贴金额逐年增多,向传统汽车征收的排污费不会快速增长,在某个时点,征收的排污费还会出现下降拐点,这意味着今后补贴给每辆车的金额必定下降。当排污费下降曲线与补贴金额的上升曲线交叉时,两者就出现平衡点,此时,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市场。这种做法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用市场来配置资源。

  地方补贴拖欠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时间长了问题积累越严重,向传统汽车征收排污费或许是一种解决办法。

  本文来源:中国汽车报 作者:万仁美

编辑: 段思瑶
关于中工网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