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经开区 打造“五千亿级”产业集群 推动绿色智能汽车产业功能区建设-汽车-中工网
 

中工汽车

成都经开区 打造“五千亿级”产业集群 推动绿色智能汽车产业功能区建设

2019-01-02 08:00:28  来源:四川日报

  优化城市空间,重塑经济地理。2017年7月,成都市在产业发展大会上提出规划统筹布局建设66个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差异发展鲜明的产业功能区。成都经开区以汽车产业高度集中集约聚集,成为成都绿色智能汽车产业功能区承载地。

  争做“东进”排头兵,抢抓“中优”机遇,成都经开区全面落实“坚定不移做强汽车产业”要求,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力争2020年实现汽车全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破4000亿元,并推动绿色智能汽车产业功能区建设,打造“五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罗子欧(图片由成都经开区管委会办公室提供)

  知名企业扎堆

  力争跻身全国汽车产业第一方阵

  12月1日,在北京汽车博物馆举办的“中国最佳工厂/运营卓越奖颁奖典礼”上,神龙汽车成都工厂凭借先进的制造实力和优秀的绩效成果获得中国最佳工厂优秀运营奖。

  专家评审组给出神龙汽车成都工厂的获奖理由是:作为东风集团及PSA集团的中高端乘用车生产基地,该工厂通过同步建设零部件工业园,实现技术、质量、成本和交货期协同;可实现5+1车型、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共线生产的柔性化设计;目前在PSA集团全球16个工厂的绩效排名中连续数月位居第一。

  不久前,成都经开区迎来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落户10周年,以全新焊装车间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工艺在成都工厂投用。在这个全新焊装车间里,配备700多台工业机器人,率先采用德国大众先进VASS电气标准设计。

  不远处,正在加快建设中的成都吉利BMA项目,又将创造全新的速度。这个占地1600亩,协议计划总投资105亿元的项目,是吉利控股集团在成都投资建设的第3个整车类项目。整个项目预计到2019年10月份进入试生产阶段,2020年正式投产,首款车型BX11为BMA平台的SUV,预计年总产量为30万台。

  2017年底,成都经开区提出要大力打造汽车产业“五基地”,即全国重要的乘用车制造基地、全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全国重要的汽车增值服务业基地,提出“三步走”发展目标。到2035年,先进汽车产业形成规模,绿色智能成为主流,汽车产业生态圈全面构建,局部领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基本建成“先进汽车智造区”。

  随着一个个项目的持续推进,这一目标越来越清晰。

  目前,成都绿色智能汽车产业功能区加速推进,初步形成了集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研发设计和贸易博览、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格局,聚集了一汽大众、东风神龙等11家整车企业和300余家零部件企业,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区域显示度持续提升,正努力推进功能区向国内外第一方阵汽车城加速迈进,将功能区打造成为具有影响力的世界知名汽车城。

  抢先布局

  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基地现雏形

  传统汽车产业历经百年发展,站在了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业界普遍认为,面对科技进步、产业变革等挑战,作为“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重要载体,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核心方向。

  成都经开区勇立潮头,抢先布局。2017年11月,国内唯一的国际合作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基地——中德合作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标准及测试验证试点示范基地项目四川试验基地(以下简称“四川试验基地”)落户经开区。

  据了解,四川试验基地位于成都经开区北拓区,紧邻成南高速,目前已完成项目立项、概念规划,总体设计方案通过专家评审。

  根据规划,四川试验基地预计整体投资244亿元,从1.2平方公里的封闭测试场逐渐扩展到5平方公里的半开放式体验区、50平方公里的综合示范区,最终于2025年建成200平方公里的智慧交通生态圈,打造一个集设计研发、检测认证、出行服务、科技金融、汽车文化为一体的汽车产业新城。

  四川试验基地将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为关键产业,以智能交通、汽车增值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辅助关联产业,建设包含仿真技术测试、智能网联认证中心等覆盖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全链条的示范基地,成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之一,也有希望成为四川汽车产业提档升级的新引擎。

  封闭测试场分为高速测试区、城市测试区和乡村测试区、特殊环境模拟测试区,包含测试场景200余种,可分为安全、效率、信息服务、新能源应用、通信和定位能力测试5大类,可同时容纳1000多辆测试车辆运行,支持V2X、5G等多类型的通信模式,形成中国标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景库,构建完整的测试验证服务能力。

  智能网联汽车半开放式体验区,技术创新中心一期与封闭测试场同期启动,建设数据中心、研发中心、智能网联认证中心、创新服务中心,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孵化基地、人才高地、资本聚集地。规划建设“未来汽车小镇”,形成汽车文创中心、汽车产业综合服务、互联网大数据产业、青年科技创业四大滚动式开发片区,拟分两期成立10亿-50亿元产业加速基金。同时,引入我国及德国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整车、零部件、通信和信息安全企业,完善产业链。

  城市车联网综合示范区,形成多源、多维度且动静结合的交通GIS综合大数据系统,提升公众出行满意度与城市交通管理效率。未来将在这里开展5G车联网试点应用;还将开展智能道路与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实现智能车路协同与交通云控系统部署,全面提升城市交通安全与通行效率。

  智慧交通生态圈,将涵盖和连接龙泉驿区主要城区,依托科技创新,建设新型智能城市下的智慧交通体系,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的城市智慧交通生态圈,构筑出一座未来汽车、未来城市、未来生活互融的公园城市。

  四川试验基地将打造成为全球智能网联、前沿科技的“创新硅谷”,一批仿真测试、标准制定及测试、5G应用中心等项目正向这里加速聚集。今年,成功引进中国信通院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联网(四川)创新中心等项目。

  为不断推进成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高质量产业发展体系,成都经开区两手抓,一手抓智能网联汽车,一手抓新能源汽车。

  截至2017年,成都经开区汇聚了中植、野马、雅骏等5家新能源整车企业,以及华川电装、科能锂电等10余个零部件企业,新能源汽车产能达30万辆,整车产量近1.5万辆,实现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快速发展。成都经开区获批为全国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零配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也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汽车产业生产基地。

  到2021年,成都经开区力争培育新能源百亿级整车企业1家以上,电池产能突破50亿瓦时,新能源整车产能突破50万辆、产量40万辆、产值达500亿元。

  产城融合

  建设先进汽车智造区美好生活品质城

  11月30日,备受关注的龙泉驿区皇冠湖城市中央公园、皇冠湖水库(即皇冠湖)开始招标,意味着项目正式启动。

  项目主要将进行约4000亩城市中央公园、皇冠湖水库的建设,项目计划工期为1290日历天,预计开工时间为2019年5月,项目总投资将达到70亿元。

  时隔5天,12月5日,简州新城首个城市综合体项目——中交简州新城综合体项目一期工程开工。项目总占地234亩,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包含了甲级写字楼、星级酒店、轻奢商业、品质住宅、人才公寓、小学、幼儿园等物业形态。

  两个项目的相继启动,为成都经开区抢抓“东进”机遇,构建产城相融美丽新区奏响了华美序曲,一个集人、城、产的美丽新城画卷正徐徐展开。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源泉,城市则应为产业发展提供载体和依托。产城融合是将产业功能、城市功能和生态功能融为一体。按照产业先导、职住平衡、完善配套、塑造城市美学的原则,成都经开区全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2018年,龙泉驿区(成都经开区)根据成都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了龙泉驿区四级规划体系,形成“一山一芯一轴三片”空间结构。其中“三片”即南部产城融合提升片区,大力发展先进汽车智造产业,推动单一产业园区向生产、服务、消费等多功能城市型经济转型;北部国际合作生态片区,建好中法、中德国际合作园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产业,着力增强汽车博览、汽车公园、智能汽车展示等服务功能;西部文化创意典范片区,重点打造集文艺创造、展示、博览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集中发展区。

  “建设先进汽车智造区、美好生活品质城”,成都经开区目标明确:大力推进绿色智能汽车产业功能区向国内第一方阵汽车城加速迈进,推进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健全创新开放共享体系,将功能区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知名汽车城。

  最新的目标是:到2022年,加快建设先进汽车智造区、美好生活品质城,成为全国第一方阵汽车城,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初步实现集聚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速度不断加快。

编辑:童思九

图库

  • 曹操出行上线英国经典TX 打造高端商务出行

  • 德国乘用车上半年销量创新低

  • 慕尼黑车展欲成为"达沃斯"

  • 售价9.99万元-13.59万元 2021款骐达上市

  • 插混别克微蓝6即将上市

热点聚集

    车企文苑

    名人堂

    新能源

    • 新能源

      长安汽车获重庆市政府6亿新能源研发奖...

    • 新能源

      大众推新型移动充电站 计划在2019...

    • 新能源

      广汽新能源用“新智造”引领未来

    • 新能源

      41家中国整车企业布局研发燃料电池汽...

    • 新能源

      奥迪将推出紧凑跨界电动SUV MEB...

    召回·百科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