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车企11月销量最终排名,五家自主品牌上榜-汽车-中工网
 

中工汽车

各大车企11月销量最终排名,五家自主品牌上榜

2018-12-11 08:27:06  来源:汽车行业关注

  今日,乘联会正式公布11月中国乘用车市及厂商销量最终排名,从近几个月中国汽车销量连续下滑的趋势来看,11月大部分厂商销量也出现同比下滑。前十排名中几乎全线下跌,仅一汽-大众小幅度增长,就连一向势头很猛的自主品牌吉利汽车在乘用车板块中也出现下跌,也是吉利在今年内的首次下跌。

  2018是中国汽车行业特殊的一年,乘用车销量在下半年突然踩下急刹车,并开始出现大幅下跌,整体市场不景气,厂家和经销商也陷入销量困境。据乘联会最新数据,11月份中国乘用车零售销量达202.0万辆,同比下跌18%,为今年跌幅最大,1-11月累计销量达2015.2万辆,同比增长-4.0%。可以想象,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负增长”基本已成定局,这也国内乘用车销量面临近30年来首次年销量下滑的境况。换句话说就是,马上要破纪录了。

  在11月厂商销量排名榜单中,南北大众和上汽通用依旧排名前三不变,上汽通用五菱是下跌幅度最大的企业,当月跌幅达到37%且下滑至第7名。自主品牌共有三家入围,吉利汽车排名第4,长城和长安分别位列第6、第10名。

  一汽-大众以往仅靠轿车发展的计划在今年被打破,一举投入两款SUV车型开启SUV产品攻势,首款SUV探歌已经上市,10月末第二款国产SUV探岳也宣布上市销售。连读多月一汽-大众稳居厂商销量榜首,11月也是前十排名唯一一家实现同比增长,当月销量为19.7万辆,占当月市场份额9.8%。

  上汽大众排名仅次于一汽-大众,两者销量相差较小,不过当月则出现了17.5%的跌幅。可以看到,大众在华的两家合资企业成绩排名相互交替,销量在乘用车市场占比高达18%,可想而知大众集团在中国的地位。

  上汽通用旗下有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品牌,11月总体销量出现较大跌幅,与上汽通用旗下产品普及三缸发动机及市场销售疲软有关。上汽通用别克市场营销部长包晔在谈及三缸机问题时,其也承认别克在三缸发动机战略遇到过一定的阻力和困难,消费者认知的改变需要时间。

  上汽通用五菱销量连续下滑十分明显,11月跌幅达到了37.4%,为榜单厂商中跌幅最大,排名也下滑至第7位,甚至被长城汽车超越。上汽通用五菱的颓势,与MPV市场持续下滑和宝骏品牌销量疲软有关。

  自主品牌依然有3家进入前十,吉利汽车稳守第4名,当月乘用车销量达到13.8万辆,随着上月增速下落,11月也出现了1.1%的小幅下滑。吉利能够排上连续多月厂商第4名,主要得益于吉利品牌销量稳定、缤系列车型推出以及领克品牌增长助力。

  长城汽车在11月有所反弹,当月乘用车销量为11.7万辆,哈弗H6单车贡献了5.42万台,但WEY品牌四款车型仅有1.14万台显得疲软,VV7更是只有2000多台的销量表现。长安汽车今年“滑铁卢”般的表现,旗下合资品牌遭遇寒流。

  日系品牌当中,东风日产也未能抵挡车市总体遇冷的大环境,11月出现超10%的跌幅。而受发动机缺陷召回的因素,本田在华的两家合资企业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都大受影响,随着十代思域和十代雅阁的热销,销量表现已趋于平稳。11月份思域、CR-V和XR-V销量上升,但依旧无法掩盖下滑的趋势。

  亮点是丰田,一汽丰田产品线较为缺乏,增速较小,明年亚洲龙上市有望进一步助增销量。广汽丰田产能提升,在第八代凯美瑞的热销下,实现了62.4%的增长。丰田旗下高端品牌雷克萨斯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此外,比亚迪得益于在新能源汽车上发力,挤进厂商排名第15位,当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8,739辆,同比增长123%,连续第四个月超越燃油车销量。

  前十排名仅一家增长,其余不同程度下滑,也正因中国车市不景气的实际情况。剩下最后一个月,将会是厂商冲量冲业绩的最后机会。

编辑:童思九

图库

  • 曹操出行上线英国经典TX 打造高端商务出行

  • 德国乘用车上半年销量创新低

  • 慕尼黑车展欲成为"达沃斯"

  • 售价9.99万元-13.59万元 2021款骐达上市

  • 插混别克微蓝6即将上市

热点聚集

    车企文苑

    名人堂

    新能源

    • 新能源

      20余款新车亮相 车展探明年纯电动市...

    • 新能源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 新能源

      江森自控出售汽车电池业务 正式退出汽...

    • 新能源

      斯巴鲁发布首款插电式混动车 将亮相洛...

    • 新能源

      东风风行新能源双车齐发 续航升级

    召回·百科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