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逆势”研发柴油混动车 燃效提升2成-汽车-中工网
 

中工汽车

马自达“逆势”研发柴油混动车 燃效提升2成

2018-09-14 15:13:03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欢】据《日本经济新闻》9月12日报道,马自达日前决定,将推出该公司首款以柴油发动机为基础的混合动力车(HV)。马自达计划2020年之前在欧洲和日本推出,还将讨论在美国等地销售。由于德国大众的尾气检测造假和各国强化环保政策,柴油车面临逆风。在日本企业中,缩减开发和撤出柴油车业务的趋势也在扩大。在此背景下,马自达押注柴油车的胜算在哪里呢?

  以主力SUV“CX-5”为基础

  马自达将首先推出主力SUV“CX—5”柴油混动版,以SUV为中心,不断增加车型。马自达原计划在2018年度内推出汽油混动车,今后将把对象扩大至柴油车。上述车型均未从与马自达展开资本合作的丰田获得技术,马自达打算推进自主开发。

  马自达将采用的是结构简单、能降低成本的简易型“弱混合动力”系统。通过48伏特的高输出功率电池和小型马达在汽车启动时辅助发动机。再配合燃效提高1成的新型柴油发动机,与据称已达到世界最高水平的马自达现有柴油车相比,燃效性能进一步提高2成左右。

  柴油车在欧洲的销量减半

  柴油车在全球范围内都面临逆风,在主要产地欧洲尤其明显。2011年,柴油车在西欧18个国家占到销量的56%,达到顶峰。但到2018年4∼6月降至37%。2018年5月,德国第2大城市汉堡开始禁止老款柴油车驶入部分道路,地方政府的限制也在加强。

  “欧洲的柴油车比率减少至18%”,马自达的常务执行董事藤本哲也在8月的财报说明会上透露了在欧洲陷入苦战的状况。在大众尾气检测造假事件曝光前,马自达欧洲销量中的柴油车占比曾超过30%,但目前减少一半,不得不调整欧洲商品战略。

  日产停止开发

  丰田已经确定了退出欧洲柴油乘用车业务的方针,日产汽车预计也将停止柴油发动机的开发。马自达维持柴油车开发的原因是,认为由于柴油车动力强劲、柴油价格低廉,目前还有一定需求,自身能在这种情况下发挥存在感。

  调查公司IHS Markit预测称,全球柴油车需求到2030年将比2017年减少约4成,降至1067万辆。另一方面,欧洲企业大力发展、马自达也将开发的弱混合动力车将猛增至约50倍,达到3500万辆,明显超过纯电动汽车的900万辆。

  弱混合动力技术被视为纯电动汽车全面普及之前的“可行方案”。面对各国越来越严格的燃效和二氧化碳排放规定,如果把高效发动机与弱混合动力技术相结合,可以兼顾环保性和动力性。

  中型企业的生存之道

  在汽车行业,“CASE(互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共享、电动化)”等新一代技术的领域将迅速扩大,与IT企业的跨界竞争也将日益激烈。由于全球汽车需求增长放缓,新兴市场国家的重要性也随之提高,车企的销售战线正在拉长。

  即使是美国通用汽车,也撤出亏损的欧洲和印度市场,加速调配经营资源。丰田、日产-雷诺联盟、大众等年销量“1000万辆俱乐部”以外的车企如果不推进业务重组,将越来越难以生存下去。马自达的年销量仅160万辆,在全球属于中型以下规模,更需要业务重组。

  不过,业务重组有各种各样的方式。瑞典沃尔沃将从2019年起,把销售的全部车辆转为纯电动汽车等电动车,果断集中向技术领域。另一方面,铃木决定撤出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的生产。

  铃木拥有印度这一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市场。相比之下,马自达必须在北美、中国、欧洲、日本、亚洲均衡地增加销量。因此,与集中发展某个地区的业务相比,马自达明确选择了集中发展某种技术。

  在纯电动汽车领域与丰田合作

  马自达之所以敢于与世界潮流相悖,开发柴油混动车,是因为有了“保险”。那就是2017年启动的与丰田的合作关系。

  开发纯电动汽车用电池和马达等需要大量资金,在这方面马自达将借助丰田的力量,而自己则专注于内燃机。马自达的上述举措也是为了明确与丰田的职能分工,避免自身在与丰田全方位推进合作关系时遭到埋没。

  当然,由于大众的柴油车尾气检测造假事件,汽车动力系统的潮流已经改变,没人能保证市场像马自达描绘的剧本那样运行。如果一步走错,马自达有可能面临严峻的选择。另一方面,对于从全球范围来看算是“中小企业”的马自达来说,在行情巨变的时期生存下去的可靠道路并不存在。

  马自达作出通过柴油车来一决胜负的决断,体现出面对汽车产业的惊涛骇浪,希望寻求独自生存之路的

编辑:于鹏

图库

  • 曹操出行上线英国经典TX 打造高端商务出行

  • 德国乘用车上半年销量创新低

  • 慕尼黑车展欲成为"达沃斯"

  • 售价9.99万元-13.59万元 2021款骐达上市

  • 插混别克微蓝6即将上市

新闻排行

新能源

  • 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想要“电力十足”不容易

  • 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驶入“后补贴时代”

  • 新能源

    特斯拉京沪项目相继落地 国内新能源汽...

  • 新能源

    颜值高!上半年中国品牌新能源SUV点...

  • 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狩猎者”三年“熬干”家底...

爱车有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