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邮箱登录  通行证登录  宽频版  网站地图

减配都太小儿科?揭露汽车中真正的偷工减料

//www.workercn.cn 2017-05-24 05:08:56 来源:车無秘 

  【搜狐汽车车無秘】图文/张柏松——提到汽车偷工减料,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国产车?配置缩水?中外配置差异大?,实际上这些“挑肥拣瘦”、“配置从简”的行为都不能叫偷工减料,在非国家强制标配制度下,我们仅可理性的称之为“简配”或“减配”,多数是在配置表和表明就可以看出来,至少是明码标价丰俭由人,不明真相的消费者愿者上钩而已。

  配置减配我们能查到 隐藏的偷工减料难发现

  那车企到底有没有偷工减料这回事呢?俗话说无奸不商,车企也是商人,更是资本家,利润最大化是存在的天性,因此,车企当然会偷工减料,但这可是个技术活,既不能让消费者看出来,还要尽可能的降低生产成本,几乎所有的合资厂商都把重点放在了你看不见的地方,至少你在配置表或表面根本看不出来,这才是最高境界。

  有安全隐患的黑心棉不如不用!

  理想的隔音棉应该不仅仅有简单的隔音效果,还应该有一定的隔热效果,同时在寒冷的冬季有保温作用,最重要的是不能存在自燃的安全隐患,至少明火无法点燃;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但不少汽车使用了传说中的“黑心棉”,无论隔音、保温、隔热的效果表现如何,单单拥有较强的可燃性就是用车安全最大的隐患,称得上汽车偷工减料之典范。

  为何要重视车内线材保护?

  车内布线保护的重要性也是体现良心车企的表现之一,毕竟极端情况下小电流短路也会引起火花,仍会引起大问题,所以不能忽视车内电缆的保护,线材保护的好坏理论上不存在任何技术问题,相对防护较好的线材成本随之升高,线材的保护是否完善完全在于厂家是否愿意去做,如抱有“没必要”或者“无所谓”的心态就必然敷衍了事,从中体现出厂家良心问题。

  用泡沫取代防撞钢梁更安全?

  防撞钢梁的主要作用并不是让车子“防撞”,而是传递冲击力,从理论上讲,如果汽车有防撞钢梁,那么肯定是会提升安全性的。厂商解释说,使用泡沫或玻璃钢代替防撞钢梁,本身具备更强溃缩吸附能量的设计,且从维修角度来说,更换方便,费用低廉;但抛开所有因素,单单成本来看,缺少了前后防撞钢梁,至少省了500元成本,如果一辆车年销量10万辆,每年就节省了成本5000万,言尽于此。

  阉割车顶加强梁竟因为触发率太低?

  车顶加强梁是在传统加强车顶板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多道加强筋,理论上来讲,在极端翻滚情况下,也能起到抑制住车身变形的作用,但为了节约成本和轻量化,不少车型上取消了加强筋,毕竟车辆翻滚事故在所有的交通事故中发生的概率太低了,只不过车内乘员造成的伤害值却很高,此处偷工减料只能说,国内强制安全制度不完善,想想飞机事故率所有交通工具最低,但依旧强制我们系安全带,防患于未然。

  门板防撞梁到底作用大不大?

  车辆发生侧向碰撞时,主要起到保护作用的是门槛梁和B柱,门板内侧的防撞梁起到辅助作用,有效帮助门梁和B柱分担强烈冲击,虽然说不是侧向撞击的第一安全屏障,但是选择偷工减料阉割掉,是不是真的影响微乎其微?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毕竟门板与车内乘客缓存区太短,高档车选择增加多枚门板防撞梁并不是无的放矢,关键时刻很有可能是保命的最后一道屏障。

  车企说不同悬挂材质影响并不大?

  悬挂控制臂所用的材料,常见的是钢质以及铝合金,成本差价甚至高达几倍。钢质控制臂使用得很普遍,其基本诉求就是满足悬挂强度的同时控制成本。而在中高端车型上,会看到铝合金材质的悬挂控制臂以及车轮轴承座,采用这种材质除了能够满足悬挂的强度外,还可以进一步减轻重量,降低悬挂簧下质量,从而提高悬挂响应性能,提升驾控性能。

  蓄电池简配猫腻多?

  汽车蓄电池怎么简配?一是减少蓄电量,二是更换供应商,改而选择一个更便宜的零部件品牌。很普遍的一种做法是,一款车改款前还是70AH,新款就变成了60AH,消费者还傻乎乎的认为改款后性价比更高了,实则暗地里已经坑了你一把,原本寿命5年的电池,却只服务你3年,而你不得不再傻傻的去4S店换个新的,车企一箭双雕。

  轮胎规格不变 品牌类型改变同样大赚一笔?

  明明速度表上标注的是240公里的极速,这轮胎咋给配了个最高限速只有210公里的H级胎呢?这缩水还真是缩在了刀刃上,在日常驾驶过程中,无论配了个啥轮胎,消费者几乎感受不出来,但车企却赚了几百元,一步到位,再把一线品牌换成二三线品牌又赚几百,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消费者不重视,在这一项上的车企简配乐此不疲,。

编辑: 邬丹
关于中工网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