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邮箱登录  通行证登录  宽频版  网站地图

@李稻葵:宝马代表德国什么?

//www.workercn.cn 2015-10-09 07:18: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汽车频道原创报道组 

  不是在讲“代表德国模式”吗?可接连出现的“德国制造的代表”、“代表着德国制造和德国企业精神”,以及小标题的“样板”等,再加上其后的“德国企业的典型代表”、“代表德国企业的主流”等等,是绕口令吗?就是不提“代表德国模式”,那么,宝马到底代表个啥?

  在美国市场销售的柴油车排放造假,这起“大众事件”的发生令人震惊!但是,就在国庆节长假前,一个广被转载的文章及其观点:“德国大众汽车的丑闻,问题出在体制上”,并且是一个国内著名宏观经济学家所自称的“最合理的推断”,就更加令人震惊!

  BMW i8

  昨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发表了《与李稻葵博士商榷:大众事件咋成了体制之弊》,就《李稻葵:德国大众“尾气门”事件对中国国企改革的启示》(以下简称《启示》)文中第一部分的内容做了探讨。今天,我们循着李稻葵博士文章的脉络,继续与作者商榷:宝马到底代表了德国的什么。

  《启示》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做出“德国大众汽车的丑闻,问题出在体制上”的自称“最合理的推断”之后,第二部分以“大众汽车不代表德国模式,宝马才是样板”为题,试图推出作者一直倡导和推崇的所谓“德国模式”及其“样板”。

  某种程度上说,该文的这一部分受关注程度是较高的,毕竟正值大众因造假而不得不接受各国政府的调查之时,一些网站也单独转载了这一部分。如某前段时间较为火爆的网站,就以《为什么说宝马代表了德国模式,大众不是》为题,对《启示》原文做了“删减“之后发表。

  文章这一部分先是设定一个貌似“众人皆醉”般的假设,然后再亮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很多人认为大众汽车是德国制造的代表,而大众集团是德国第一大公司,因此代表着德国制造和德国企业精神。这一点我并不认同”。

  不是在讲“代表德国模式”吗?可这一段却接连出现了“德国制造的代表”、“代表着德国制造和德国企业精神”,以及这部分小标题的“样板”等词汇,再加上其后的“德国企业的典型代表”、“代表德国企业的主流“等,就是没有小标题中所说的“代表德国模式”,是绕口令吗?真让一些急于得到答案的读者“懵圈”了!更不知道到底要讨论“谁代表谁”了,而这些代表又与“代表德国模式”有什么关系?

  作者的观点是:“德国企业的典型代表(注意,这里是“德国企业的典型代表”),应该是宝马、汉高、博世这一类家族控制的企业”。然而,其后的论述就更加凌乱不堪。那么,读者不禁要问:宝马到底代表个啥?

  比如,文中分析:“相比之下,三大车厂中,宝马更能代表德国企业的主流(注意,这里是“代表德国企业的主流”)。过去几年来,宝马已经超越奔驰,成为豪华车销量上的领跑者。这家典型的德国家族企业,由匡特家族于二战以后精心管理,招聘专业人员从事第一线管理,但是家族绝不是袖手旁观,在重大问题上,家族总是站在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精心研判......”。

  准确地说,是在2005年,宝马就在销量上超越奔驰,并在10年间一直保持全球高档车(也有称“豪华车”)市场领先地位。既然作者认为“三大车厂”中的大众、奔驰不如宝马“更能代表德国企业的主流”,并在同一部份还提到“奔驰与克莱斯勒合并,想走一条强强互补的道路,结果非常失败”,是否也不该回避20多年前,宝马对罗孚公司不算成功的收购吧!不知这里是真不了解这一背景,还是选择性失忆呢?

  再比如,文中继续分析:“在技术创新领域,宝马最近几年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比如,过去宝马把后轮驱动作为立身之本,但其最近已经宣布开始生产前轮驱动车;宝马并购Mini和劳斯莱斯的运作之高超、定位之精准,也令人赞叹;再有,宝马汽车过去恪守的是自然吸气,但是看到节能减排是大趋势,迅速转向涡轮增压,又从涡轮增压转向用碳纤维打造i系列电动汽车,再推出电动摩托车,这一系列运作,颇让人佩服其创新力和前瞻性”。

  应该说,作者讲的多是事实,但有些显然是不够准确或言过其实了,这种夸奖与表扬也许会让被夸奖与被表扬者——宝马都不好意思,更别提代不代表、到底代表啥了。

  如同样是以后驱车为主的奔驰,对,就是那个被作者认定不如宝马“更能代表德国企业的主流”的奔驰,早在1990年代就开发并推出前轮驱动的A Class,随后又有前轮驱动的B Class上市,都远早于宝马的“最近已经宣布开始生产前轮驱动车”;况且前轮驱动也谈不上什么“技术创新”,因为全世界9成以上的轿车都是前驱车。

  同样,我们也同意作者关于”宝马并购Mini和劳斯莱斯的运作之高超、定位之精准,也令人赞叹“,但似乎也不能忘记宝马为什么在2000年会以10英镑的象征性价格,出售与MINI等一道买入的罗孚和MG两家工厂吧?

  再有,文中说宝马“又从涡轮增压转向用碳纤维打造i系列电动汽车”,这个“转向”二字对于一个经济学家来说是不是不够准确、不够严谨。毕竟,宝马的涡轮增压车型年销量要以百万辆计,而历经十多年的潜心研发,宝马i系列电动车每年也只有万辆级销量,这是怎么“转”的啊?还有,说宝马的i系列电动汽车具有创新力和前瞻性,业界内外都很能认同;但从自然吸气,“迅速转向涡轮增压”就谈不到如此高度了吧。

  最后,作者总结说:“宝马与大众不同,它不一味追求市场占有率,盲目扩张市场份额,而是认真把握自己的市场定位。我与宝马高层交流时,他们反复询问我一个问题:宝马在中国销量如此快速的增长,会不会伤害宝马品牌的含金量,会不会抑制宝马未来的成长。不管答案如何,能有这样长远的考量就十分难得,这与家族长期谨慎控制是密不可分的”。

  是的,“一味追求市场占有率”肯定不对,“盲目扩张”也许更是错上加错。但是,任何一个以量产车为主的企业,哪有不“追求市场占有率”的呢?宝马所在的高档车市场何尝不是如此。否则,宝马在1990年代收购英国罗孚公司又是为什么?即使是在宝马如今所固守的高档车市场上,与奔驰、奥迪的竞争难道不是为了市场占有率?

  至于作者谈到宝马高层“反复询问我一个问题:宝马在中国销量如此快速的增长,会不会伤害宝马品牌的含金量,会不会抑制宝马未来的成长”?尽管作者不乏溢美地评价:“这样长远的考量“和”家族长期谨慎控制”﹍﹍仿佛这些宝马高层都是如此“么么哒”,这不恰好证明宝马对市场占有率的追求,并对这种快速增长十分享受吗?否则,怎样理解市场上的大幅降价?又怎样理解两年前,作者在其微博里所发的内容:

  【宝马公司深深的忧虑】总部中高层最近来华培训。有不少交流,发现他们的忧患意识非常强。宝马乘用车全球销量已经超过奔驰奥迪,品牌认知度在许多市场包括中国已经第一。但最大的忧虑是一个高端品牌没有普通品牌做后盾(如奥迪与大众,卡迪拉克与别克)能走多远,毕竟研发成本是要靠产量摊薄的。

  试问,文中提到的与作者交流的“宝马高层”,与微博所述来华培训并发出”深深的忧虑”的“总部中高层”,到底哪一个才代表真正的宝马?

  本来,宝马公司在我们“很多人”的认知中,很是“高大上”的,似乎“代表个啥”也问题不大。但让作者如此“胡子眉毛一把抓”的一通褒奖,反而不知道宝马到底代表啥了!至此,我们也不知道,为了让宝马“带这块表”,作者到底是在“赞宝马”,还是在“黑宝马”!

  当然,本文最后,我们还要向李稻葵博士请教,宝马到底代表德国的什么?(中国经济网 汽车频道原创报道组)

  《李稻葵:德国大众“尾气门”事件对中国国企改革的启示》被转载后,对于“大众汽车不代表德国模式,宝马才是样板”的观点,不少网友也谈了他们的认识,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选编如下。

  网友观点:

  在转移视线了

  不知所云

  啥时候轮到宝马了?把奔驰放哪里去了?

  到时宝马榜上也有名的话,看怎么自圆其说。

  改天,宝马出事了就说是奔驰了,再后天又说西门子了吧!

  到时候么说是奔驰才是德国制造的代表哦~啊?奔驰也作弊了? 德国制造需要代表么,不需要!

  你说不是就不是?你谁啊你?谁没点大小事,大众出点事就乘乱踏几脚,你这么肯定,早干嘛去了?

  宏观经济没整明白又来点评企业,而且还不懂汽车。比如,奔驰早有涡(轮)增压。再比如,后驱是天然合理的,这是物理规律(自行车、卡车都是后驱。不信骑个前驱的自行车试试)。前驱、承载式车身这些东东为的都是降低成本,与保守无关。

  说的都是XX些废话,宝马不求销量,广告砸那么多给鬼看的?

  

  与李稻葵博士商榷:大众事件咋成了体制之弊

  李稻葵:德国大众“尾气门”事件对中国国企改革的启示

编辑: 邬丹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8-201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